纽约梅隆业务主管:险资海外投资需规避汇率风险
光热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国家能源局给光热产业提出一个很大的指标,即十三五期间我国光热产业的保有量最低要达到8亿平方米。
虽然这个工作现在还没有正式启动,但是工作基础已经非常好了,只要是决策层明确了政策,确定了近期建设的规模,我想很快就可以启动这样的工作。今天这个会各方面参加得很踊跃,来的参会代表方方面面比较多,大家的热情也比较高,期待中国光热发电,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愿望,期待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从现阶段技术的研究和酝酿准备阶段,能够进入到商业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情和期盼。
梁志鹏在致辞中阐明了国家能源局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所作的工作,并就如何做好光热发电产业提出了几点指导意见。从前几天到美国去参观两个最大的光热发电项目,一个是亮源公司的技术,39万千瓦完全可以满负荷运行,新月沙丘SolarReserve公司的技术已经处于运行前的调试。对项目的建设,在区域内起到怎样的作用,和其他电源如何配合,大的基地里扮演什么角色,也是要在重点区域继续完善规划的工作。第三、光热联盟、电规院、水规院对光热发电的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做了非常好的研究,对国内产业基础做了详细的调研,和两年前相比,我们两年前是试探性的,感觉光热发电可以不可以在中国做点事情,现在感觉在中国发展光热发电是完全具备条件的。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第一、对光热发电资源做了调查,主要是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适合光热发电的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了资源调查,基本上形成了成果,按照资源调查初步成果,具备技术条件建设光热发电的有三亿千瓦,近期考虑到电网的送出,考虑到市场的消纳,具备建设条件的场址,能够确定具体场址的总规模有1200万千瓦。
这个结果对中国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未来能源发展能够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结果是发展产业的基础。如何做好光热发电,大家还要共同努力,要有序健康发展、协调发展,简单说几个意见:第一、做好规划。前几年电网弃水、弃风、拒绝太阳能,现在开始要求核电调峰并非不可理解。
在发达国家,电力系统不可能演变为完全分布式的,但目前的确发生了某些根本性的变化。在德国,传统的供电企业只好通过勾销在核电上有利可图的投资、也通过可再生能源方面竞争对手的巨大投资,实际上被毁灭。在发达国家,风电从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在美国,核电厂赢利能力受到低价天然气的威胁基沃尼(Kewaunee)和佛蒙特扬基(Vermont Yankee)核电厂已经永久退役(尽管许可证延伸已获准)。
因为国营公用事业企业不能有人发财,有人挨饿。这些国家倒不如先普及手机技术,很可能会跳过一个发展阶段。
依据资料与注释:1. Steve Kidd, Changes in power systems are they bad for nuclear? NEI, 2 June 20152. 指《Transforming Electricity:The Coming Generation of Change》,(1999年01月出版)3. Rod Adams, Stanfords Universitys New Natural Gas Initiative, Atomic Insights, May 30, 20154. Stacy Meichtry and Matina Stevis,France Urges G-7 to Invest in Renewable Energy in Africa,WSJ,June 6, 20155. Damian Carrington, Global Apollo programme seeks to make clean energy cheaper than coal, the guardian, 2 June 2015。电价上涨也与急切追求更高的效能有关。今天人们家里有更多设备是电动的,但大多用电量不大。另一方面,尽管欧洲在奋力争取整合电力生产,仍然还是个国家层面上的多样性选择;英国、捷克、芬兰和波兰因特殊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投资大型核电机组。
如果世界上16亿人现在没有常规电力供应,几乎肯定不会通过核电来实现。大约15年前,他曾看过一本书,即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宫)资深研究员沃尔特帕特森(Walt Patterson)的《电力变换:未来发电的变化》[2]。因此,这些国家需要添加大型发电机组以满足需求,今后核电仍然有极好的前景。但是,发达国家的需求变动比工业结构的变化更进一步。
节能变得非常重要,更新的日用商品比过去的更高效。原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杰出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大卫金(David King)爵士等提出了《全球阿波罗规划》(A GLOBAL APOLLO PROGRAMM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如果天然气工业成功地使其价格战支撑一、两年,多达20台以上的核电机组可能会过早停闭。附图1:硅光伏模块价格随装机上升快速下降潜力很大;陆上风能便宜而丰富,价格下降缓慢并需研究维护降价的势头。
法国敦促G-7在非洲投资可再生能源,以抵消这个大陆经济增长对全球碳排放的可能影响[4]。电力市场有广阔的趋势,在状态不好的市场上促销核电是不经济的,而且资源需要集中,核电才能发挥作用。能源效率类似添加燃料,而投资能赚取大量、甚至快捷的回报。非常规天然气对北美的电力业务有极大的冲击,而在欧洲,可再生能源处于支配地位。有想把电力作为像水那样免费商品的倾向,风险是大量被浪费了。这些变化的结果是,电力工业的旧模式在毁灭,而且在某些国家又那么快。
电力需求旧的、对电力供不应求的担心多半消失了,突然有了相对的富足。大卫金爵士曾以气候外交大使的身份访问过60个国家,许多国家对这个计划感兴趣,包括中国和印度。
读后感言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核能原教旨主义者,从不怀疑核能未来在世界能源蓝图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互联网使之有可能更有效地产生、储存和管理数据,现在可用于电力系统。
传统电厂和电网仍然会起作用,但越来越可能成为一种备份。目前更多人公认的是,客户要获得充足的供应,就要包含真实的成本。
绝大多数分析师相信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发电提供最大潜能;随着太阳能板的成本下降,与蓄电池相互连接正变得经济可行。现在纯核电能力需要想辙,给运行机组寻求持续安定、平静的运营环境。G7世界七大工业国,俨然世界政治局,在德国一小镇 开会。他完全不赞同这本书的观点,意见集中在这样的分布式系统既昂贵又存在供电可靠性问题。
这种意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回顾陆地和海上风力涡轮机(那时早就被逐出主流电源),曾把它作为世界能源历史上一个相当可笑的插曲,但伴随而来的某些供电方面的改变会保留下来。虽然不时担心老发电机组、多半是燃煤发电机组关闭,照明消失,必须选择替代能源,但根本立场是更加稳妥。
气候科学家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原顾问约翰舍恩胡贝尔(John Schellnhuber)教授,称此阿波罗计划真诚而巧妙,很可能成为阻挡气候变化的转折点[5]。他们认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只要使清洁能源生产变得比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更便宜就够了。
管理不善、腐败、领导能力差和能源设施缺乏维修,使非洲没有足够的清洁能源。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实客户需要把小型发电装置隐蔽在厨房内远离水槽的位置,而不靠国家电网供电。
电力市场上的这些变化本质上是不可阻挡的,而且最终还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延伸到所有发达国家的电力市场。便宜的住宅发电也可储存热能,而电动汽车就是一种储存能力。例如在德国,现在的家庭耗电量低于上个世纪90年代,而且就全球而言,以前假设需求会有年平均2-3%的增加,也成了问题。会后发表宣言说,它赞同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至2050年,全球每年必须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40%-70%的温室气体排放,并 且在本世纪结束时达成全球经济去碳化。
供替代的选择是编程的个人智能装置,以便使效率最大化。关键是同时使许多客户实现许多少量的个人节电,真正集腋成裘。
投资巨大发电资产会非常困难,特别是因为量大、财政上可靠的供电企业可能逐渐消失。现在电力传输成本也在急降,归因于固态技术使高效的直流技术(DC)安全而且更灵活。
城区有大量集中的电力需求,中国和印度显然是核未来的关键推动者。由于工业结构从重工业转向服务,改变的结果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意味着电力需求从西欧和北美转向快速发展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